育儿宝典之74: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
教育孩子是每位做父母的必学技能,有些教育常识是跟情商有关的,因此,成都情商培训机构情商训练师认为,要做孩子合格的父母,就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一些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众所周知,情商EQ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这些跟情商教育有关的常识也自然跟心理学有关。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一:有孩子的夫妻更快乐
不少初为人父母者,面对宝宝的哭闹、顽皮、挑食等往往手足无措,甚至称孩子为“小恶魔”。然而,大量的研究发现,孩子给父母带来的快乐远多于痛苦,特别是父亲会从孩子那里获得相当多的正能量和幸福感。因此,成都儿童情商培训机构建议年轻的父母们多从照顾孩子的经历中体会快乐,而不是一味抱怨。把育儿当作成就,心态也更容易摆正。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二:把孩子放第一位更幸福
成都儿童情商培训机构发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父母更幸福,并能感悟更多的生活真谛。但需要提醒的是,这不代表可以溺爱孩子。孩子犯错误,可以适当惩罚;孩子想要的东西,不该买的坚决不要妥协。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三: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
成都儿童情商培训机构的一些父母认为,爱就是成天围着孩子转,像“超级飞侠”一样,有点事马上“飞”去“救火”。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孩子更易抑郁,自理能力差。家长应学会适度放手,让孩子成为自己的“解难者”。尤其当孩子觉得被管得太多时,家长要接受而不是抱怨“不被理解”。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四:避免严厉的批评
成都儿童情商培训机构的调查显示,约90%的家长承认曾对孩子有过至少一次的严厉批评。但是,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严厉指责13岁左右的青少年,可能使他们的行为更放肆。成都儿童情商培训机构情商训练师建议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以教育为主,可选择适当的时机讲道理。若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了,要在事后向孩子道歉,以身作则。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五:规律作息有助孩子大脑发育
英国的心理学家在调查了1.1万名儿童后发现,3岁时就作息不规律,会导致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低下,空间意识薄弱。研究还发现,规律作息对男孩女孩同等重要,越早养成习惯,越有利于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六:一起做家务,孩子更快乐
很多夫妻会为谁做家务闹矛盾,其实,成都儿童情商培训机构情商训练师认为,有些家务最好还是爸爸做,比如洗碗,虽然现在很多家庭有洗碗机,但有些不好洗的锅碗瓢盆,爸爸的力气能够起到关键做用。而跟父母一起做家务的孩子更容易变得快乐。比如,饭后让孩子扫地,爸爸拖地,妈妈洗衣,大家一起共享做家务的快乐,就是个不错的主意。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七:少让孩子看电视
加拿大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2000名儿童后发现,孩子在两岁半左右时,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他们在上幼儿园时表现就更糟糕,尤其在词汇、计算和运动方面能力很差。对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童在两岁前不要看电视,两岁后每天最多看两个小时。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八:锻炼让孩子表现更好
一项针对11岁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计算等能力,对男孩与女孩同样有效。成都儿童情商培训机构建议家长朋友们别总把孩子圈在家里,多与孩子一起跑跑步、打打球、爬爬山。
- 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之九:不要完全牺牲自我
不少家长把孩子看成唯一希望,甚至放弃自己的爱好、事业。然而,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这些牺牲自我的家长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尤其是女性。这样的牺牲还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稍有过错,家长就易产生挫败感,并迁怒于孩子。要知道,孩子只是您人生的一部分,健康的心理要靠诸多因素共同支撑。
在我们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不管家长自身的情商高低如何,部分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将自己的“理想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又具备很高的可塑性,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要成为家长未完成心愿的载体。当您了解了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常识后您会发现,真正的教育就是努力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